聯系盾強
消防檢測
自動設施
自動消防設施分為電系統自動設施和水系統自動設施。 電系統設施是在發生火災事故時能自動報警的設備。這些設備通過在各處安裝探頭,然后所有探頭接入一臺主機。當探頭探測到有火災的跡象,如:煙,溫度較高等就會把信息傳遞給主機,主機通過發出報警響聲和顯示報警原因來提醒工作人員。 水系統設施則是在人流量和貨物較多的場所通過水管引水,在較大水壓的狀態下,消防水的出水處用噴淋頭堵上。噴淋上的玻璃管在溫度較高的情況下就會自動爆破,然后噴淋頭就能均勻灑水,以達到滅火的目的。
建筑設施
建筑消防設施指建(構)筑物內設置的火災自動報警系統、自動噴水滅火系統、消火栓系統等用于防范和撲救建(構)筑物火災的設備設施的總稱。常用的有火災自動報警系統、自動噴水滅火系統、消火栓系統、氣體滅火系統、泡沫滅火系統、干粉滅火系統、防煙排煙系統、安全疏散系統等。它是保證建筑物消防安全和人員疏散安全的重要設施,是現代建筑的重要組成部分。對保護建筑起到了重要的作用,有效的保護了公民的生命安全和國家財產的安全。
噴灑系統
自動噴灑系統是我國當前最常用的自動滅火設施,在公眾集聚場所的建筑中設置數量很大,自動噴灑滅火系統對在無人情況下初期火災的撲救,非常有效,極大的提升及建筑物的安全性能。保證自動噴水滅火系統的完好有效,意義重大。
安全檢測編輯
概要
[2] 電氣消防安全檢測是根據電氣設施在運行過程中熱輻射 、聲發射、電磁發射等現代物理學現象,采用國際先進的高新技術儀器、設備,結合傳統的檢查方法對電氣設施進行全方位的量化監測。從而更加全面、科學、準確在反映電氣火災隱患的存在、危險程度及其準確位置,并及時提出相應整改措施,從而消除隱患,避免電氣火災事故的發生。
電氣化作為社會進步的標志,各種電氣設施越來越多地步入國民經濟和人民生活的各個領域。同時它也因各種原因誘發了大量的火災隱患,其造成的人員傷亡及經濟損失觸目驚心!而電氣火災隱患具有一定的“隱蔽性”、“潛伏期“,肉眼檢查往往難以發現。對于非專業的普通人來說,很難意識到并正確檢測電氣設備是否存在過熱、老化、破損等情況。因此根據電氣火災的規律和特點,有針對性地推廣應用一系列主動防范技術,尤其是一些高科技技術,可以大大提高防控電氣火災的能力。這就迫切需要建立一套科學、準確、可操作的電氣消防安全檢測方法、手段和法規并成立相應的專業檢測機構。電氣消防安全檢測作為社會發展的需要,顯示出其在現代消防工作中不可替代的作用。
電檢在西方經濟發達國家已有幾十年的歷史,其技術法規已相當完善,在我國電檢行業才剛剛起步,基于此,我們參考了發達國家的相關經驗,引進了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檢測儀器和設備,通過對電氣設施等進行全方位的量化監測,并全面、準確地反映電氣火災隱患的準確位置,把傳統的檢查工作提升到一個新的科學高度。做到了查明電氣火災隱患的科學化、圖譜化、數據化,這是科技進步的成果。
電氣防火檢測
電能做為一種既潔凈,又高效的能源,已經滲透到每一個角落,從國防、科技、工業、農業到人民群眾的日常生活,電在造福于人類,推動社會發展的同時,也給人類帶來了危害,據統計,全國電氣引起的火災在特大火災中占的比例,已從八十年代初期 8 %上升到 40 %,另據公安消防局對“八五”期間電氣火災的統計和“九五”期間的預測,全國每三起火災中就有一起是因電氣原因造成的,經濟發達地區因電氣火災造成總損失的 50 %以上,尤其是 1999 年,全國十起特大火災中,因電氣引發的火災到七成以上。在北京市發生的特大火災就有玉泉營家具城,居然之家家具城等特大火災。
2001 年在北京市消防協會領導的監督指導下,經過電氣防火檢測企業的共同努力,全年共檢測 5640 個單位,發現電氣火災隱患上 93030 件,其中較嚴重的 1000 余件,使全市的電氣火災明顯下降。“隱患險于明火、防范勝于救災、責任重于泰山。”為了有效預防和減少電氣引起的火災,應當對企業電氣設備和用電狀況進行準確、客觀的電氣安全防火檢測,運用最先進的科學檢測手段,在非接觸、不斷電、不影響受檢測單位正常工作和情況下進行檢測,以便及時發現安全隱患,為國家財產和人民群眾的安全,是電氣防火檢測的最終目的。
檢測內容
一、 變、配電設備
1 、變壓器接線點的溫度、干式變壓器的鐵芯溫度、母線連接。
2 、低壓配電柜內斷路器、刀開關、互感器等的接點溫度、導線連接。
3 、高低壓配電室內的線路敷設及燈具安裝。
4 、配電箱的材質及進出線的護口。
5 、電纜溝蓋的材料。
6 、配電室的孔洞是否封堵,直井的孔洞是否封堵。
二、線路敷設
1 、明敷布線是否規范。
2 、暗敷線路是否穿管
3 、悶頂內的線路敷設。
4 、臨時線路。
5 、線路是否老化、損傷。
三、照明燈具、開關、插座的安裝
1 、插座、燈具、開關的安裝。
2 、插座、燈具、壁燈的安裝是否有專用盒。
3 、鎮流器溫度。
四、其它規定檢測的內容
五、被檢測設施
1 、餐廳、旅店業、市場、歌廳、舞廳、酒吧等娛樂場所。
2 、倉庫、商店(場)、醫療機構、辦公場所、古建、公園、生產車間、高檔住宅。
3 、加油站、加氣站、液化氣站、火車站、汽車站、地鐵、飛機場。
4 、禮堂、影劇院、體育院、展覽館等公共場所。
5 、普通住宅、學校托幼兒園所、福利企業。
6 、改、擴建工程以及臨時用電裝置。